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关于团圆的书 内容摘抄

2024-07-09 21:49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书名:中国传统节日 作者:王文章 迎春 〔清〕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,肩摩毂击乐融融。 不须迎向东郊去,春在千门万户中。  1.【春节】 元日 〔宋〕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 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  2006年我国迎来第一个“文化遗产日”之际,“春节”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〖此处的“春节”,只包括从正月初一至元宵节前夕的活动,并非广义的新春佳节〗 春节,是农历新年,指农历正月初一。把中国传统年节称为“春节”,只有不到百年的历史。辛亥革命后,中华民国政府采用国际公历纪元,1911年12月31日将公历1月1日定为“新年”,又称“元旦”,农历正月初一改称“春节”。 👉祭神祀祖 👉开门爆竹 陶行知在《中国小孩子过新年》一诗中,描写了儿童新年放爆竹的欢乐: 过了三十晚,又到初一朝。 枕头压岁钱,灯笼挂得高。 一身新到底:鞋,袜,衣服,帽。 听听打呼声,轻轻不要闹。 寻吃厨房里,五香鸡蛋好。 堂前去拜年:爹,娘,哥哥,嫂。 开门放爆竹,大炮和小炮。 大炮闭耳听,小炮点着跑。 跌在污泥里,妈妈一顿敲。 眼泪流到嘴,哈哈又笑了。 👉拜年贺年 👉春节食俗 👉喜迎财神 2.【元宵节】 元宵 〔明〕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,有月无灯不算春。 春到人间人似玉,灯烧月下月如银。 满街珠翠游村女,沸地笙歌赛社神。 不展芳尊开口笑,如何消得此良辰。  元宵节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,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民俗活动,俗话说:“正月十五闹元宵”。 👉吃元宵 👉赏灯猜灯谜 👉舞龙舞狮 👉踩高跷扭秧歌 3.【清明节】 清明 〔唐〕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 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  清明节,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。在我国众多传统节日中,独清明节具有双重身份:节气兼节日。 2006年5月,“清明节”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;后把清明节同端午节、中秋节一起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,各放假1天。 寒食节又称禁烟节、冷节。时间为冬至后105天,在清明前两天。节日持续3天,期间禁火冷食,故得名。寒食节起源甚早,大约始于周代。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,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,逐渐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,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,也变成清明时节的习俗,清明之日不动烟火,只吃冷食。 清明节也融合了上巳节的一些习俗。上巳节俗称三月三。自汉代后,上巳节逐渐变为了带有一定社交性质的春游活动:到野外踏青郊游,欣赏大自然风光。 👉祭祖扫墓 👉踏青赏春 👉娱乐健身  自古清明时节的娱乐健身活动就丰富多样,主要有蹴鞠、荡秋千、放风筝、拔河、斗鸡等 👉插柳植树 1925年3月12日,孙中山先生不幸病逝,为了纪念他,国民政府发布通告,以孙中山先生逝世的3月12日为植树节,全称为“总理逝世纪念植树节”。  4.【端午节】 喜迁莺 〔宋〕黄裳 梅霖初歇。 乍绛蕊海榴,争开时节。 角黍包金,香蒲切玉,是处玳筵罗列。 斗巧尽输少年,玉腕彩丝双结。 舣彩舫,看龙舟两两,波心齐发。 奇绝。 难画处,激起浪花,飞作湖间雪。 画鼓喧雷,红旗闪电,夺罢锦标方彻。 望中水天日暮,犹见朱帘高揭。 归棹晚,载菏花十里,一钩新月。 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。端午节在我国诸多传统节日中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。 相传古代,每年在五月初五屈原投江(汨罗江)殉难之日,楚国人都到江上划龙舟,投粽子,喝雄黄酒,以此纪念诗人。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。 👉龙舟竞渡习俗 👉吃粽子 👉悬艾叶、菖蒲 👉斗百草、回娘家、团聚娱乐和佩香囊等习俗 5.【七夕节】 鹊桥仙 〔宋〕秦观 纤云弄巧,飞星传恨,银汉迢迢暗渡。 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间无数。 柔情似水,佳期如梦,忍顾鹊桥归路! 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。  爱情是永恒的歌,期待是不达的梦。日暮乡关,烟波浩渺,黯然伤神的时候,我们最期待的是一个神话。 ——牛郎织女 6.【中元节】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〔清〕庞垲 万树凉生霜气清, 中元月上九衢明。 小儿竞把青荷叶, 万点银花散火城。 农历每年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,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一个相当重要的传统节日。也称“七月半”、“盂兰盆会”、“鬼节”、“瓜节”“施孤”、“亡人节”等。 👉河灯璀璨 照冥拯孤 河灯也叫“荷灯”、“荷花灯”。 👉目连传说 慈孝宽仁 7.【中秋节】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 〔宋〕苏轼 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 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? 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! 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? 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 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 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 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 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,这一节日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深厚情感。对现代中国人来说,过中秋节不仅是一种民俗,而且我们可以由此理解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情感。 〖传说〗嫦娥奔月、吴刚伐桂、玉兔捣药 👉祭月、拜月、赏月、玩月 👉吃月饼、吃芋头、吃鸭子 👉兔儿爷、玩花灯 2006.5.20,中秋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2008年起,中秋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。 8.【重阳节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〔唐〕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 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 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——重阳节。也称“登高节”、“茱萸节”、“菊花节”等。 👉佩插茱萸 👉饮重阳酒、菊花酒 👉登高啸咏、群聚宴饮 👉重阳骑射、重阳竞射 👉重阳食糕 👉重阳杂俗 9.【腊八节】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〔宋〕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,时因散策过吾邻。 草烟漠漠柴门里,牛迹重重野水滨。 多病所须惟药物,差科未动是闲人。 今朝佛粥交相馈,更觉江村节物新。  腊八节,在农历十二月八日,是腊月最重大的节日。腊八节,又称腊日祭、腊八祭、王侯腊等。在我国民间,迎新春过新年是从腊八节开始的。 北方民间曾流传一首非常好听的童谣:“小孩小孩你别馋,过了腊八就是年。腊八粥,喝几天,哩哩啦啦二十三。二十三,糖瓜粘;二十四,扫房日;二十五,炸豆腐;二十六,炖白肉;二十七,宰公鸡;二十八,把面发;二十九,蒸馒头;三十晚上熬一宿;大年初一扭一扭。” 👉腊八祭祀 👉傩仪逐疫 👉喝腊八粥 👉泡腊八蒜 10.【小年】 祭灶词 〔宋〕范成大 古传腊月二十四,灶君朝天欲言事。 云车风马小留连,家有杯盘丰典祀。 猪头烂熟双鱼鲜,豆沙甘松粉饵圆。 男儿酌献女儿避,酌酒烧钱灶君喜。 婢子斗争君莫闻,猫犬触秽君莫嗔。 送君醉饱登天门,杓长杓短勿复云, 乞取利市归来兮!  小年也称为交年、小岁等,主要内容是祭灶。 山西晋东南地区民间就流传着好多小年时节忙年的歌谣:“二十三,打发老爷上了天;二十四,扫房子;二十五,蒸团子;二十六,割下肉;二十七,擦锡器;二十八,沤邋遢;二十九,洗脚手;三十日,门神、对联一齐贴”。又有:“二十三,祭罢灶,小孩拍手哈哈笑。再过五六天,大年就来到。辟邪盒,耍核桃,滴滴点点两声炮。五子登科乒乓响,起火升得比天高。” 还有歌谣唱道:“糖瓜祭灶,新年来到;姑娘要花,小子要炮;老头儿要顶新毡帽,老太太要件新棉袄”。 👉扫尘 👉忙年 11.【除夕】 守岁 〔宋〕苏轼 欲知垂尽岁,有似赴壑蛇。 修鳞半已没,去意谁能遮。 况欲系其尾,虽勤知奈何。 儿童强不睡,相守夜欢哗。 晨鸡且勿唱,更鼓畏添挝。 坐久灯烬落,起看北斗斜。 明年岂无年,心事恐蹉跎。 努力尽今夕,少年犹可夸。  “儿童强不睡,相守夜欢哗;坐久灯尽落,起看北斗斜。”——苏东坡描写当时除夕时分,人们相聚守岁迎新情形的一首诗。除夕,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节日。因为它具有其他节日所不具备的特殊意义与亲和力。 👉贴春联 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——王安石 👉放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——王安石 👉年夜饭 👉守岁 除夕 〔唐〕史青 今岁今宵尽,明年明日催。 寒随一夜去,春逐五更来。 起色空中改,容颜暗里回。 风光人不觉,已著后园梅。 



【本文地址】


今日新闻


推荐新闻


CopyRight 2018-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-3